庞大的规模VS强大盈利能力 民族酒店品牌花落谁家?
编辑:admin 日期:2018-09-18 13:07:56 / 人气:
客房增长率达到6.6% 中国民族品牌强势崛起
据迈点研究院(MTA)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旅游住宿业品牌白皮书(精华版)》数据显示,经过20余年的发展,2017年底,国内高端酒店品牌的拓展速度首次超越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客房增长率达到6.6%。回顾过去三年中国高端酒店市场品牌的变化,国内高端酒店品牌与国际高端酒店品牌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民族品牌正在崛起。
近三年高端酒店品牌影响力差异
我国民族酒店品牌发展历程只有20余年,相较于动辄50、60年发展历史的国际酒店品牌仍有一定经验积累差距。但从近三年高端酒店品牌影响力趋势来看,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也间接催化了中国民族品牌的成长。截至2017年底,国内高端酒店品牌与国际高端酒店品牌的影响力差距缩减至45.1,而三年前这一差值还是83.8。可以说,20多年前实现从无到有的民族品牌,近年来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跨越式发展。
奋战“规模” 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民族品牌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规模数量的激增是最直观的表现。以目前最被看好的中档酒店市场为例,2008-2017年,中国中档酒店市场由7万间客房增长到47万间客房,10年时间,市场规模实现近7倍扩大。2015年及2016年中国中档酒店客房规模增长率超过30%,2017年客房增长率也高达27%。得益于中国大众消费升级浪潮,中档酒店市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这其中以锦江、首旅、华住为代表的国内头部酒店集团竞争最为明显。
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饭店集团60强”名单显示,锦江以5493家酒店和567970间客房数蝉联榜首,华住以3746家酒店、379675间客房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首旅酒店数量为3539家、客房数为373561间。对比2016年度锦江酒店数增加了770家,华住和首旅也彼此对换了位置。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每个酒店集团都想最大化扩大自身的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乐队花车效应。而在三大头部酒店集团之外,更有区域酒店品牌的强势破局,勇抗大旗,比如开元,书香、金陵、岷山、华侨城、曙光、舜和、城市名人、天港禧悦等。
未来,在利好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国内旅游住宿业必将迎来更高效匹配的供需关系、更多元规范的发展进程,稳步完成需求与技术等因素强烈刺激下的新转型。但是横亘在中小型酒店集团和强大市场竞争力面前的则是无数的挑战和问题,有的来自于外部竞争,有的来自于内部管理。而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管理体系而言,外部竞争问题不足为惧,反倒是内部的问题让人寝食难安,如股权问题、人才问题、资金问题、管理水平和品牌创建等。
强化项目盈利能力 锻造市场竞争力
任何品牌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天港禧悦为例,2010年第一家酒店正式开业,随后每2年开业一家,直到2015年开始才实现每年1-2家的增长,而今年则从2家起步。这样的发展速度相较于其他成熟的酒店品牌而言不可谓不慢,但完全体现了一个品牌成长的过程。从市场定位、产品研发打磨、客户积累、人才培养以及经营管理模式一步步摸索走来,天港禧悦始终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直营模式经营验证,成功锤炼出盈利模式。定位商务接待与中产家庭消费,天港禧悦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坚守餐饮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创新中国风生活方式”为引领,打造“餐饮与客房融合发展”的产品模式,成为酒店业革新者。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天港酒店集团创造了5亿的营业额,6000万的利润,而这仅来自于已经营业的11家店。换言之,天港禧悦每开业一家都能顺利并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但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并不意味着就能迅速扩大规模。天港禧悦的成长只是众多酒店品牌的一个缩影,从一家店到一个集团再到成功实现连锁化的发展有漫长的路需要走,这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谁能成功且迅速的攻克难题,谁就能更快的晋级,占据优势。
如何有效缩短进程,打造品牌口碑,实现盈利性的规模化增长成为发展中酒店品牌关注的焦点,就此,迈点将组织一场线上沙龙,定向邀请本土酒店人一同探讨,为中国民族酒店品牌的发展出谋划策,敬请期待。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外国游客久坐酒店大厅不愿离开 中国警察这样处理获赞10-04
- 德赫亚未入住酒店,穆帅宣布4人缺席欧冠10-02
- 以一线城市为轴心布局全国 智选假日酒店发力中端市场09-26
- 万达将出售美国洛杉矶酒店项目与芝加哥大楼09-21
- 澳门一酒店发生坠楼事件 一名内地旅客受伤送医09-10
- 装修升级客房涨价成酒店业新趋势 首旅酒店入住率下行09-07